隱身在山林裡的玩具研發長Snisi Aumy

hongi ska ruma 得獎了

公共溝通部 王顥學

「頒獎那天公布到了社會組的佳作,都還沒有聽到我的名字,我的女兒就說,媽媽反正你是志在參加,我們可以走了,應該是沒有了…」

「我跟她說,再等一下,我想看看前三名的作品是哪幾件,一定都是很棒的作品才會得到前三名,以後可以參考…然後就聽到主持人說:『哇!這怎麼念啊???ruma?至善基金會…』我一聽到至善,就知道是我得獎了!沒想到我女兒比我還開心,抱著我一直叫:『媽媽,你真的得獎了耶!』」

手做竹玩具 來自一顆愛部落愛孩子的心

至善培力近20年,目前在部落幼兒園擔任文化老師的Snisi Aumy(泰雅族語,中文為阿美老師)自製的手做玩具hongi ska ruma(泰雅族語,中文為竹子裡的驚喜)獲得了113年木育玩具創作競賽社會組的第三名。這個比賽匯聚了來自全國從幼兒組到社會組的”玩具高手”的創作,以推廣天然材質,設計出創新、安全且富美感的玩具,並期能促進老幼關懷、跨代共融及自然永續。

獲獎的hongi ska ruma當然完全符合這些條件,但最挑戰的,其實是阿美老師使用了天然材質中難度最高的竹子。

竹子容易發霉,而且是圓弧形的,加上會隨著時間逐漸流失水分,讓顏色和重量都會因時間產生變化。這些,從小生長在部落,生活周遭都是竹林的阿美老師當然最清楚,尤其,泰雅族的食衣住行都少不了竹子。

「那以前部落的傳統竹屋怎麼從來不會發霉?一定有辦法的!」阿美老師認真思忖著,彷彿是泰雅祖靈賜給她這個神聖回復傳統文化的重責大任。「外面的玩具雖然都很漂亮,但部落裡竹子那麼多,是祖先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,我希望能用它們做出真正天然、環保、在地、創新而且能親子共做共玩的玩具。」於是,hongi ska ruma就在這份堅持下誕生了!

而選用桂竹當作玩具盒,更是阿美老師重要的堅持之一。「既然都說是天然環保在地了,如果隨便拿個塑膠袋來裝我的玩具不是很好笑嗎?」說到這裡,阿美老師自己也笑了起來!而我們也從她的笑容中,看到了一種專屬於職人的堅持!

協助至善培力阿美老師近20年的玩具圖書館創辦人蔡延治老師得知「愛徒」得獎,開心的說:「阿美是真心愛孩子的,她知道孩子們需要和想要甚麼,所以她設計的玩具不光是去比賽用的,而是她在帶孩子的時候真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起玩的,這是她能獲獎的最大亮點。阿美在我心目中,就是一位全泰雅族最適任的幼教老師。謝謝當年至善願意給她也給我機會,讓我們發現了阿美這塊寶。」

部落給的養分滿滿 也希望留給下一代

「我每次坐在家門口開始鋸鋸切切,動手做玩具的時候,總會有部落的族人圍過來關心,問我在做甚麼,而就在我告訴他們我想做甚麼之後,就會開始帶動很熱鬧的討論。有的人會告訴我還可以怎麼做,或是她聽說過老人家曾經怎麼做,或是想出我從沒想過的新玩法,而靈感通常就在這種七嘴八舌的時候,逐漸融合成形。」阿美老師創作竹玩具的養分,除了那片餵養她長大的竹林,還有熱情的族人們。

其實,這些年來透過阿美老師的雙手,堅持用部落裡的天然素材製作出的手作玩具不知凡幾,很多都留在部落的幼兒園裡,成為部落孩子們經常拿來把玩的玩具。但阿美老師總有一個溫柔的堅持,就是玩之前要能用泰雅語說出玩具和材質。

「我希望孩子們都能記得部落的傳統文化!但他們要看到了,摸到了,聽到了,聞到了,甚至是嚐到了,才會真正記住!所以我會帶他們在安全的範圍內動手做,摸摸看,聞聞看也吃吃看,當然也要盡量的說和聽。」五感體驗加上中泰雙語(中文+泰雅語)教學,當Snisi Aumy帶著孩子們一起用部落當季翻紅的楓葉製作出專屬的聖誕花圈,孩子們都笑得燦爛極了!

「以前在養老幼兒照顧中心的時候,我們每天都會跟孩子們講族語,所以像我的大女兒從小跟著我,她就全部都能聽得懂…但現在的孩子幾乎都聽不懂也不會說(泰雅語)了,所以我來上課時就會盡量跟孩子們講泰雅語…」

這位隱身在泰雅山林裡的玩具研發長,雖然擔憂,卻也一直努力著!認真的女人最美,再次恭喜,人如其名的Snisi Aumy!

Copyright © 2025 財團法人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All rights reserved